市民通过数字文化馆线下终端预订文化活动
福田数字文化馆线下体验空间深受市民青睐
福田数字文化馆线上门户网站与传统门户网站相比更加潮了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数字文化馆与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建设项目共同亮相2017中国(深圳)文化科技周数字文化主题展,活动抢票、场馆预定、公益培训、文体地图、自助点单、文体资讯、直录播等文化服务,只要通过手机关注福田数字文化馆的相关应用即可马上拥有,青年网络电台、AR互动拍照、网络直录播、DJ体验设备、DMS动声系统、智能舞蹈投影、书画数据采集系统等高科技又文艺范十足的艺术体验空间也是应有尽有……“有了这个,再也不用担心周末无聊没有地方去了。”前来观展的市民陈元兴奋地说。
福田区数字文化馆作为全国首批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其建成及应用是福田区继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又一创新探索。福田区数字文化馆通过科技手段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不仅让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更加便利,也大大提升了福田区文化场馆的服务效能。
科学设计踏准文化发展节拍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这里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其对文化的需求是丰富多样的。那么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如何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文化场馆等文化空间资源的效能,充分发挥各类公益培训、艺术普及等文化活动资源的效能,实现文化服务的供需对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是目前文化服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主任李捷如是说。
自2015年福田区数字文化馆获批成为全国首批试点以来,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对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数字文化馆建设领导小组,邀请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荣誉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刚等多名专家为项目的建设提供指导;同时为借鉴国内数字化建设先进地区的相关经验,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还组织了团队先后赴上海、苏州、马鞍山等地进行交流、学习,并根据福田6个实体文化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连点成网,管理与服务并重、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场与在线联动、线上与线下互通的建设思路,制定了符合福田实际的数字文化馆设计方案及实施方案。
“为什么以前的文化活动缺少人气?为什么以前文化场馆经常闲置?这种现象在深圳这个国际化、现代化且文化需求旺盛的城区是不应该出现的,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总结发现,第一是我们提供的服务内容与群众的文化需求不对等,第二是我们的服务渠道不够畅通,第三是我们的服务手段不够与时俱进。”李捷说,以问题为导向,福田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目标就更加明确了。
通过近两年的设计、建设,福田区数字文化馆借助“数字+活动”“数字+设施”“数字+宣传”“数字+管理”等多种渠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以文化设施建设为核心的“一公里文化圈”的传统模式向“信息与资源汇聚、管理与服务融合、线上与线下互通”的现代服务模式转型,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对接、服务手段、服务渠道、服务方式等层面作出了全新的探索。
据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福田区数字文化馆线上部分公益培训、场地预约、演出订票等28个系统和网站、微信微门户均已投入使用并在逐步优化,福田文体APP和场馆安全管理APP也即将上线运行,网站总注册用户数达10529人,团队注册48个;网站访问量达13.5万,活动浏览量达3.5万,公益培训浏览量达6.8万;线下体验空间青年网络电台、DJ体验室、黑胶体验吧、互动绘画、书画数据采集系统、DMS动声系统、智能舞蹈投影等硬件设施设备已投入使用;福田特色文化、文化活动、文艺人才、原创作品、文化场馆和文化培训、戏剧高地等几大资源库已建成,并通过购买数字资源、直录播活动不断丰富资源库内容,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数字文化资源;音乐书画主题馆和梦工场智能化建设亦初步完成,实现了场馆的智能监管。
便捷服务引领文化生活新潮
“没想到福田有这么多的文化场馆、文化活动,有这么多的文化惠民举措,原来参加福田的文化活动这么方便!福田区数字文化馆以后就是我的掌中宝了!”在设计公司上班的年轻白领刘丽女士激动地说,“刚刚我通过福田区数字文化馆微信微门户抢到了两张《百变奇葩》的舞台剧门票,到时候叫上闺蜜一起去看。”
福田区数字文化馆的线上应用实现了文化场馆、文化活动资源的一站式汇聚,同时也为市民的参与、享受服务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市民通过手机或网站即可轻松完成活动预约、培训报名、场地预定、文化导航、图书借阅等常用功能,免去了市民电话或现场报名的不便,增加了服务的公开度、透明性;活动及培训现场的扫码签到、效果评价系统让市民更加珍惜社会公共资源,亦能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市民对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吴宏是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群文部部长,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曾经的她有过不少苦恼沮丧。很多次,她满腔热情地组织举办文化惠民活动,但参与的市民并不多,活动受众面也不广。难道市民不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同样苦恼沮丧的还有深圳市某文化传播公司的许总。许总的公司曾经和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联合举办过多场惠民戏剧活动,投入的人力财力不小,但实际效果并未达到他的预期,参与者也有限。对于未来的长远合作和公司的发展,许总心里也拿捏不准:到底是市民没有这个需求还是戏剧质量不行?怎样才能保证市民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呢?
福田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化解了吴宏和许总的烦恼与担忧。2017莲花山(深圳·福田)青年文化节期间,福田区数字文化馆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到5.1万,抢票H5访问量达到8.3万,门票每次放上平台,几乎都是秒光;48.8万人参与新浪微博话题,活动覆盖面、影响面获得快速提升。
这回吴宏明白了:市民不是不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恰恰相反,他们迫切需要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之前的“门庭冷落”,只是没有在“对”的时间、地点遇上“对”的人。许总的顾虑也打消了,因为现在每场戏剧只要一上数字文化馆平台,瞬间就有粉丝大军前来抢票,几乎是一票难求。
“午间音乐会”是近年来福田区为中心区白领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文化服务,以前因为演出团队人员有限,加上演出时间及场地的限制,音乐会很难达到音乐厅那种效果,但是自从引入了DMS动声系统等一系列的高科技数字文化设备后,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现在,通过将DMS动声系统应用到“午间音乐会”的排练和演出,一支10人的演出小分队即可演奏出40人大乐团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演出质量;书画数据采集和智能舞蹈投影等线下体验空间也深受市民称赞,同时这些线下体验空间也提高了文化馆活动的趣味性。青年网络电台自2017年5月开播以来,已经创办两档主打节目,分别是“DJ大咖秀”和“中国嘻哈电视”。两档节目同时在优酷、腾讯、爱奇艺等网站热播,深受大众喜爱,点击率已经达到5万多。目前网络电台已有6位主播,电台向公众开放,酷炫的科技手段和精彩节目吸引了50多个团队和近万名市民积极报名参与体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紧跟潮流,用数字化手段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肠梗阻’和‘最后一公里’,找准供需对接,用现代化设备提升文化场馆的体验效果,才能契合人民群众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真实需求。”李捷说,未来福田区还将打造数字文化馆的升级版“智慧文体”,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